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养生 > 武术 > 正文

太极阴阳的两个运用(下转,后转) 太极拳的真意到底在哪里

来源:互联网  发布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6-10-06 11:13:00
太极阴阳的两个运用(下转,后转) 太极拳的真意到底在哪里? 太极拳的真意到底在哪里? 何为太极?拳经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无极是静,寂然不动:太极是动,感而随通。动生于静,无极生太极。是阴阳拳,拳路中只有阴、阳两个式子,即虚实变

    何为太极?拳经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无极是静,寂然不动:太极是动,感而随通。动生于静,无极生太极。是阴阳拳,拳路中只有阴、阳两个式子,即虚实变换。
  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谓一切事物,皆相反相济也,也不例外。太极拳练法,在开合蓄发,虚实变换,互为根纽;用法在顺逆走粘,一时俱运,皆相反相济之道。既对立又统一,在统一事务当中,阴阳就像磁石中N极和S极,即使分得很小很小,仍然有N极和S极。阴阳不能分离,阳不是纯阳,白鱼中有黑眼睛;阴不是纯阴,黑鱼中有白眼睛。阴极变阳,阳极变阴。拳谱曰: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太极拳分为虚实脚,即便是承受体重的实脚,仍然存在着阴虚之处,就像阳鱼中的黑眼睛,阴鱼中的白眼睛。
  那么先辈创立的真意到底在哪里?

  1、太极拳的真意——祛病促健康
  太极拳为内家拳,其姿势简洁、效宏、易行、合道,道法自然。其心法体现在用意不用力、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纯以虚静为主,注重精神修养,坚凝意志,增进智慧,重在祛病延年,不分男女老幼,人人可终身练习。
  自技击、表演、比赛风盛以来,一切拳势竟尚险、奇,以难、能为可贵,渐渐失去的真意,拳经曰:“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太极拳的终意是益寿延年不老春,而有些后人,标新立异,自为派别,弄得门类繁杂,甚至有些人,还没有弄清太极拳的真意,就拉杆立派。太极拳乃内家拳,纯以心、气为主,以修养精神为宗旨,它不仅符合易理,符合孟氏的养气之说,与现代科学也脉脉相通。那么修炼太极拳根据是什么?

  2、拳经是太极拳的灵魂
  练太极拳的根据是拳经。拳经是太极拳灵魂,也是太极拳的命根子,是太极拳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太极拳的就在拳经里,没有一句假话,没有一句骗人的话,只要大家照拳经里所说的原理去下功夫,是绝对可以学好的。如果不重视它的指导作用,不尊重它的权威性,不按拳经的规律办事,肯定会走错路的。
  有些人因为有点文化,又主观,特别自信,好为人师,喜欢在人前卖弄,还没弄清什么是太极拳,随意自作主张。像这样的人,在拳经面前,要不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就难了。
  对拳经的理解是众说纷纭。按常理讲,拳经是具有太极内功的人写出来的,只有内功深厚的人,才能理解其深刻的函意。只从字面上去理解、猜想是不准确的。猜对了的,内功进步很快,肢体柔了、骨节松了、气血畅了、血管软了,延年益寿;猜错了的,与太极拳理南辕北辙,内功长进慢,拳打滑了,甚至滑到外功拳的轨导上去了,练得越刻苦,越痴迷,离太极拳越远,肢体练僵了,气血不畅了,疾病增多了。一旦误入了用力的歧途,通向松柔的道路被堵死了,悟性、智慧、灵感就无从开发,迷入歧途不能自拔。因此,奉劝诸位拳友要择拳路,选明师。
  拳经是前贤练拳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奥的内涵,是太极拳的理论根据,是太极拳的精妙所在。前贤将数代功夫积累、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写成经典拳经,以昭示后人。练拳的必由之路,只有按着拳经循规蹈矩练拳,才有可能攀上太极功夫的顶峰。
  太极拳的理论宝库十分丰富,如拳经、拳论、拳谱、拳诀、拳解、拳法、拳要、拳言等,其中王宗岳的五篇拳经,是拳经中的重中之重,其包括:《太极拳论》《十三势》《十三势行功歌诀》《打手要言》《打手歌》。它是拳经的核心,指导了数代人的修炼,其他拳诀要言,都是以它为基础写出来的,不管是哪一家哪一派,只要你练的是太极拳,都不能例外。拳经留给我们的,永远是一个以松柔为灵魂的、完整的、阴阳变换的拳理系统,不可断章取义,也不能僵死地去理解,通过练内功来体悟。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在我们的血管里流动的时候,你健康的身体,坦荡荡的心境,就是对古典拳经最高的致敬。这些传统文化遗产,流传至今上千年,如果不科学,无自家的特点,早已被淘汰出局。
  那么太极拳的思维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3、太极拳是逆向思维
  在常人的眼里,技击的决胜因素,是力量和速度,因此常人追求力大,快速,以强胜弱,以快打慢,这已是常识。太极拳却刚刚相反,独辟蹊径崇尚柔弱、缓慢,主张以柔克刚,用意不用力。以弱胜强,以小力而胜大力,四两拨千斤,以静制动等,这就是太极拳思想,这种思想,是反常理论,是常人的逆向思维。太极拳不追求力量和快速,但是也不怕力量和快速,而是崇尚柔弱和缓慢。当然太极拳的柔弱,不是一般概念中的脆弱,不堪一击,它是超越了刚强的柔弱,在柔弱的表象中,潜藏着无比的强大,如水之柔弱而无坚不摧。我们相信,太极拳在松柔中潜藏无比强大的能量,如此练下去,反而能不疾而速,不力而强,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人体生命力最旺盛的是接近先天的婴儿状态,人体中最富有生命活力的细胞是未分化的原始干细胞,这表明,越是原始的东西,其生命力就越强大。而表面看来是最柔弱。
  物理上也是如此,几近于无的原子,所蕴藏的能量,远大于化学能,化学能又大于机械能。太极拳的以小胜大,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逆向思维,要在实践中得以实现,没有专心、没有恒心、没有悟性,没有智慧是不行的。经过长期松柔、轻灵、沉稳地盘架子,在松、轻、灵、不用力上多下些功夫,多费些心思,才能逐渐悟到一些太极拳的道理。
  用大力胜小力,以先下手为强,用快速胜慢速,这是一般人的常识,太极拳是超越常识以外的大智慧。不改变思维观念,没有脱胎换骨的毅力,不改常人用力的积习,认识就只能停留在常人的认识水平上。学不到太极拳思想,怎么能打好太极拳呢?

  4、太极拳与外家拳的区别
  练太极者,都知道太极拳是内功拳。太极拳家郑曼青就曾说过:“外家拳多以身殉技,太极拳是以技养生。”界向来就有“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样的老话,这就简明地说清楚了内家拳与外家拳的不同。不仅练拳的目的不同,练拳的方法也因之而异。
  1)练拳的意图相反
  外家拳多刚劲有力,动作勇猛,多弹跳和高难度动作。“学成惊人艺,买给帝王家”,保家卫国,看家护院,多以功利为前提。
  太极拳以松柔和全身完整之劲见长,行以猫步,运以抽丝劲,偏重于内气的训练,以练己为主。练松、练静,以打通经脉,激活自身僵化的气机,开启关闭的部分毛细血管,促进微循环系统畅通为目的。在行动上,处雄守雌,甘居落后,主动退让。松静练拳,保养内气,陶冶情操,颐养天年。
  2)练拳方法相反
  外家拳培养力大勇猛为要,想方设法增加自身的力量和速度,以练进攻或防中带攻的招法为主,以击伤敌人的要害部位练手脚。速度要快、力要大、要迅猛;甚至超负荷操作。
  太极拳是不用力的锻炼,一羽不能加的松柔、松静,动中求静的锻炼,行拳缓慢运行,如轻云飘浮,似猫步轻柔。意念不是对外,而是内敛,内气下沉,以保养自身内脏,舒松关节,开启气机,以身体极柔软为最高境界。动作轻灵圆活,似行云流水,静水慢流。总之,想方设法减少自己的力量,摸着体感练拳。

  3)技击用法相反
  外家拳是主动进攻,寻敌要害部位与薄弱环节,施行横冲直闯,猛打猛踢,竭尽全力对敌,以攻为主。这种击法,实际就是招法加本力。
  太极拳是不主动进攻,以静待动,舍己从人,用四两沾粘之法,引敌落空。用命门吐劲、棉里裹铁的内劲功夫,重在自卫。欲识太极真功夫,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

许多人看不懂太极图,更不知其功用。
其实,一个圆,是无极;一个圆中间一个点,是太极;而阴阳,是阴阳图,不是图。但目前从众者多,我也不会去讲了。题外话,不讲没用的理论,打住吧。
 
我讲一下太极阴阳图的运用方法。因午饭过后,时间有限,我只讲两个简单用法。
 
许多人想健康无病,其实方法非常简单。简易是大道啊。
道家修行的高水平叫纯阳。因此,此文中的阴气阳气我定义一下:
阴气,指所有的病气、不好的信息和东西;
阳气,指的健康、阳光、对人好的东西和信息。
(注意,这里并不是讲阴阳,而只是一种解说的方便。)
 
下面直接谈主题:用什么办法达到比较彻底的身体健康呢(心灵健康另说)?
我的答案简单到不可想象的地步:转阴阳,一是转下去,一是转到后。
当你感觉身体状态不好时,比如,到了五十岁了,多病,用药效果也不大;而且,多种病,你得用一个万用灵丹才行啊。
这时,你用一下肯定管用。
“转命”,从两个健身术开始。阴阳一转,整个人体的气机全转动了,生命就有一种恢复青春的东西逐渐滋生。
 
先说“转下去”。
一个地方是:足底。要把所有的注意力全转到足底、足心。有时间还要按摩发热,让足热起来。
这个一转,意念下来了,一切病、坏气全下来了,从足底排出去了;而清明之气,自然上去了。
这个就是第一个转阴阳鱼。
真实行者,练这手练了多年了,效果非常好。
记住,要在二六时中、醒梦中,一切时中,用意念沉到足底。这样,效果很快就出现。
加上练功,足底热,眼睛就清亮,头脑就好。
足底一热,好家伙,会阴就跳了,人就神了(上病下治嘛)。但这个时候,必须控制好欲望,否则害处尤大。
足底一定要热,肾开窍在足底,足热生精啊。记住这句真言,至少寿延十年!
此技述毕。
 
第二个转阴阳,是“转到后”。
就是,每天早晚倒走108步,计数。平时有时间,也倒走,108、108……
这样一倒走,气就贴背了。其实不只是气贴背,而是精气神三宝全贴背了。什么生精、还童、补益,全了。
它其实是把整个神经系统来了一个大调整。
效果极好。
真实行者练过,受益不少。传给母亲,她练几次就说:我怎么一练就打呵欠掉眼泪?呵呵,当然了,大翻转呢,当然会有反应了。
正常的散步,不行。必须倒着走,并且计数108----计数最重要。
原理么,一个是前病后治。人们的病多是前病,人总想往前看,结果神经就偏了。张果老倒骑驴,为什么?他老人家在练气贴背。气一贴背,督脉就有反应了,晚上可能会有个好梦了。奇妙得很。
还有一个原理,就是计数问题。为什么计数?计数,你的阴阳神就全回来了,你的魂魄就全了,这是道家说的。佛家说的呢,就是计数,会产生瞬间定的作用,产生内观的作用,产生身念处的作用。
还有一个原因,吾恩师说过是劫数的意思。我愚钝,目前不理解。
理论上面的东西,目前我解释不清楚。不说了。必须按要求来,这是传承,一丝一毫都不能差。
 
这两个转阴阳(下转,后转),方法简单,一念到处,马上就转,效果很奇妙。(一个妙字最难得)。
这都是我实践过的东西,感觉非常受用。对解除疲劳,生发元气,振奋精神,提高精力非常有效果,远胜一般健身之道。
说明一个:有人说,意念放在足底,容易引起低血压。其实那是胡说。意念放足底,的确可使高血压的人的血压降下来,但也可以使低血压的人升上去。为什么?一降一生,降的是浊气,浊气降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变成纯阳气,都纯阳了,还说什么压高压低?
意注足底------治一切身病!
注意:是一切,一切!
想当然是不行的,实践过后自知!
 
还要讲几个人体健康的关键部位,以后讲。
我讲的绝对不是某穴治某病。
事实上,我最反对那种执著在某穴上面的健身术,比如足三里、关元穴什么的。执著在穴位上不行,人体是大系统,靠小东西不行。佛道都讲个老实修行,不讲什么小窍门。
但窍门还是有的,就是几个关键点要练出来。健身、用武、开慧,常人所求无非这几个目标。
 
再好的东西,不坚持练,也是废纸一张。
这点东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则吾坦然矣。

相关热词: 太极拳 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