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养生 > 气功 > 正文

“破执去妄真心澄澈”-谈我练功的经过和体会 逆转河车使我打通小周天

来源:互联网  发布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6-10-06 09:21:05
“破执去妄真心澄澈”-谈我练功的经过和体会 逆转河车使我打通小周天 逆转河车使我打通小周天河车是指练功之人丹田之精气蓄聚到一定程度时,或自发而出,或通过意念导引而沿人体的周天运行,如车载物,故称河车。周天有大小之分,河车亦如此。在气功修炼中

河车是指练功之人丹田之精气蓄聚到一定程度时,或自发而出,或通过意念导引而沿人体的周天运行,如车载物,故称河车。周天有大小之分,河车亦如此。在气功修炼中,小周天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有“任督通,百病消”之说。一般小河车的运转路线为:丹田→会阴→尾闾→夹脊→玉枕→百会→祖窍→鹊桥→膻中,复归于丹田。

我练功的时间也不长,故对于小周天,也只能采用意通的方法。但依照上面传统的运行路线,每次只觉真气从尾闾上至百会便无法下至祖窍。偶有一天,我想小周天是一封闭的循环路线,顺转我行不通,不如逆转试一试。于是当晚练功时,我就将此想法付诸于实践。果然,逆转河车时,只觉一股热流直从丹田冲出,有如火焰越烧越旺,越升越高之势。顷刻之间,达膻中,过鹊桥而直冲百会,随即用意领气下行,便觉气如瀑布倾泻而下过尾闾,会阴而到丹田。再逆运数次,皆觉气随意转,循环不止。收功后,只觉全身有如脱胎换骨,轻快了一大截而无有不适。再依此法练几天后,发现真气在体内逆、顺皆可运转。

所以我想,对于想意通小周天的功友们,真气在体内如何运转并不是目的,目的只是将周天打通,那么又何必拘泥于哪一种方法呢?正如佛家一首偈子:“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这就告诉了人们,有的时候,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往往会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一、安祥是一种无欲无求自然而然的状态。明心是因,安祥是果。明心首先需明理,明理而笃行之方能明心,明理见心也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绝非人之妄心妄念苛求所能达到。
二、最早我学习鹤翔桩气功,晚上睡觉常感强烈的气机冲动,因理不明,而不敢再证,深恐出偏。当时老师告诉我说:家有精神病史的人不可练此功。我虽心有不服,但终还执着这身臭皮囊,不敢以身试之,因而终止。
三年以后,我学习智能气功,很是认真。中国人民大学智能气功研究会理法并重,认真负责,使我受益非浅,我开始广泛探究气功的道理,涉猎不下数十种书籍,投资数百元,同时确确实实坚持练功。两周后,耳疾消除,四周后,体验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两个月后复查视力,近视度数由800度下降到500多度。这无疑大大增强我炼功的信心。以后又反复聆听了严新带功录音报告,反复阅读了严新带功报告,在功理上有了很大的长进。
此时,我坚信气的物质性和气功态的存在。此时我的基本经验是信而行,行而证,证而明,明而信。这里面修持证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常看到一些朋友看书求理不少,也可以说明白了不少,但修持证道太少,亦或是想的多,做的少;想起来重要,说起来紧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挤掉,再后来忘掉。看来,只悟不修不行,只有顿悟而无之后的渐修亦就无所谓悟,现在证道的入的一个通病也许就是只看“顿悟”,不见“渐修”,到头一场空。
再以后,为使自己的眼睛快好,又师从北大石松学习生生至一功,自发功象很厉害,并学会了为人看病,再以后又习禅密功,内养功等。每一功练的效果都还可以,都能比较多地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一段练功的基本体验是:法无定法,万法归宗;法无好坏,要在用心,要在持恒。练功有一定进境者,切忌执着于方法,因而对方法的执着,会在练功中不自觉地难以抑制地产生各种矛盾纠缠着的练功意识,这种练功紧张的意识影响意识达到自然而然的程度,因而影响练功的效果。然练功者求法之心皆有之,倘能求法而不迷于法,求法而不执着于法则幸甚。倘能因一时执着于法而悟到不执着于法之妙处则也有大幸矣。
进一步的练功,身体出现了各种奇妙的感觉:如全身性快感,全身性的热感、清凉感、动感、高大感、轻浮感,半身温热同时半身清凉感、麻痒感等等。这些感觉当你不去追求(事先根本没有想到去求——无欲状态)它会自然到来,当你一注意和觉察到它,它反而变弱,甚至消失,如你再一意去认真练功想求得这种感觉,它反而很难再出现,真可谓:无感时有觉时弱,有感时弱追时无。
这一段练功的基本体验是;功中的奇妙体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倘心应此觉而动妄念,轻则破坏功态,重则会使人误入歧途。这一段练功的基本经验是:功练者不应执着于自身之感觉。练功者很容易,因练功中之奇妙感觉而生喜乐之心,心应喜乐而有爱憎分别取舍;有喜乐爱憎分别取舍而有妄念攀援。妄念攀援,妄心难去,真心难见,练功难进。练功者实不应执着于自身之感觉,须知感觉虽然奇妙,终是无常之相,何喜何乐之有?!
这以后,我又在气功界四访名师,费尽心机。也可说“多得名师指点”,在开始明理阶段,受益非浅。可在明理之后,自己曾经不再去努力修持,由证道而再明理,而是贪求大理,并因而贪求师傅给功。到头来发现,贪求给功也是虚耗精神,所谓指路在人悟在己,只求指路不求证,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一段最大的收是获:最好的师傅是自性。自性明何需求师?自性明则自悟自心自法——为无为之法,为寸功正法,何须求师?求师为问路,问路为心体。何须总问路,忘记本心体?
在破除对师傅的执着后,进一步的练功使自己获得并加强了遥感诊病、体感诊病、较好的治病能力等功能。这些功能神通初期也的确令人振奋,甚至令人情不自禁地有点沾沾自喜。但往往是因神通而生喜乐执着之心,因喜乐执着而致妄念攀援,因妄念攀援而破坏神通。神通也好、功能也好,只不过是个特定状态而已,终究不是常态,何况因神通的运用又导致何止一串、何止一种的妄念攀援,妄心大动,何喜何乐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