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树上面种中药材,这样的创意你想到没有?浙江农林大学的专家早就想到了,而且经过10多年的研究已栽培成功。
“我们是把铁皮石斛种在树上,一棵树上种的铁皮石斛一年产值至少可以达到5000元。哪怕一亩山地只有20棵树种铁皮石斛,一年的产值就超过10万元。”浙江农林大学天然药物研发中心主任、教授斯金平特地给本报热线电话打来电话。
“把铁皮石斛种在树上,既不与农业争农田,也不与林业争林地。既保护了生态效益,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斯金平说。用来种铁皮石斛的树木并没有太多讲究,农村里常见的松树、杉木、核桃、常绿阔叶树等都行,直径达到20厘米就合适。
铁皮石斛是怎么种到树上去的?原来是用草绳把种苗一株株“绑”到树上去的。种苗一般已经过一年培育。种植高度可以从离地80厘米一直到10多米高,每隔30厘米种一层,每层种植十五六株种苗,多的可以达20层左右。离地高的地方要用梯子才行。
“铁皮石斛一般每年的3月份到5月份种植,在树上种一年后就可以开采,可以连续开采7年。一棵树上的铁皮石斛,一年产量一般可以达到5斤左右。按目前市场价2000元一斤计算,产值就是1万元。”斯金平告诉记者。
树上栽培铁皮石斛,既不用施肥,也不用农药,基本上每天只要浇水就行,浇水的时间要选在没有阳光的时候。当然,离地这么高的地方,最好是安装喷淋系统。目前,这种栽培方法已在雁荡山区推广,种植面积达两三百亩。
“目前跟我们合作的企业有24家,共建了10多个铁皮石斛种苗培育场,每年培育的种植数量达2亿多株,年产值超过12亿。“斯金平告诉记者。
本报与省林业厅推出的“一起来拍身边的‘摇钱树’”活动仍在继续。如果你的身边也有类似的“摇钱树”,包括经济附加值高的珍贵树木、花卉,驯养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96068,或者拍下“摇钱树”照片,通过本报报料平台800005086报料。一旦你的报料被选用,将获得由省林业产业联合会提供的一份价值200元的精美礼品。
目前云南的石斛种植在地面积为8000多亩,而全国的种植规模不超过2万亩。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农户要种植石斛需提前一年预定种苗,可以说是“一苗难求”。
2010年每公斤铁皮石斛的价格是500元,到2011年已经涨到了600-700元/公斤,而今年的价格也很“挺”。
由于种苗的规模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目前云南的石斛种植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产业扩大化势在必行。
每亩地还能生产一公斤石斛花,价格已经达到了1万元/公斤的铁皮石斛花,虽然价格昂贵,但一亩地的产量却仅有约一公斤。
近年来,保山市龙陵县种石斛致富的消息在坊间不绝于耳。而在业内人士眼里,未来的石斛蓝图也近乎闪着耀眼的光芒。
早在200年前,浙江地区就进山寻找铁皮石斛制成枫斗,除自己用以外还向广东地区出售。云南结缘石斛大致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那时已有众多制作枫斗的浙江药商来云南采购石斛。然而,随着浙商采购量的增加以及环境的破坏,野生石斛的产量在不断减少。
云南英茂生物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川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中叶,每天能够收到一拖拉机的石斛,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每天只能收到3-4公斤,而如今却只能收到3-4棵。”
供求矛盾下,石斛价格亦水涨船高。20世纪90年代前,紫皮石斛根本入不了药商的“法眼”,当时的收购价仅10元/公斤,到了1995年左右,收购价上涨到了60元/公斤。而如今,仿野生种植的紫皮石斛已经涨到每公斤300元的价格,更不用说铁皮石斛和霍山石斛了。
据悉,目前野生石斛的采购已经扩张到了印度和尼泊尔边境。
后来居上的云南石斛产业
石斛在民间俗称神仙草,而野生石斛早已被列为濒危植物。因为其巨大的养生保健功能而在江浙一带备受追捧。相比之下,拥有近200年的石斛销售历史的浙江,其人工种植算是早早走在了前面。而云南,借势独特的立体气候,几乎适合所有品类的石斛生长。2008年,云南石斛的种植面积超越了浙江,争得了石斛种植第一大省的桂冠。
目前,全球约有1400个石斛品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而在我国石斛约有74个正种和2个亚种,分布于以南的各个省区,尤其以西南和台湾最多。云南省占到了54种,而普洱市就有37种。
“野生石斛的现代分布中心应该位于与东南亚接壤的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即红河、文山、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德宏、保山和怒江地区。”张川告诉记者,经认定,可作为药饮的石斛约51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大草、金钗、束花、鼓槌等为主的石斛,长而带苦,富含生物碱;另一类是相对较小、细嚼之富含粘液的铁皮、紫草、霍山等为主的石斛。
“石斛源于浙江,壮大于云南,消费于浙江。”中国中药协会石斛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明志如此总结整个石斛从种植到消费的轨迹。
据介绍,从1998年开始,石斛的人工种植实验开始启动。2002年林业部在思茅地区召开了一个关于石斛的保护和利用的会议。当时花了200万元用3年时间考察了各省市,最终确定了云南为最佳种植区。
2006年,浙江少数几家企业在小规模地进行铁皮石斛的种植,但各项培训技术都还不成熟,当时的种植面积还没有超过500亩。央视《每周质量曝光》播出了关于石斛质量造假的报道后,石斛产业近乎夭折。2007年,首届石斛发展论坛召开。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云南的人工种植石斛面积开始不断扩大。
张川分析认为,云南种植石斛除了独特的气候条件占优势之外,还有近年来发展花卉产业的物质和其他技术条件。
“摇钱树”式的铁皮石斛
目前,云南的石斛种植主要以紫皮石斛和铁皮石斛为主。据了解,目前云南的石斛种植总体在地面积为8000多亩,而全国的种植规模不超过2万亩。“相对而言,紫皮石斛的特征是对生长环境有很高的要求,比如龙陵就很适合,但铁皮石斛却可以适应云南大部分地区的环境,而且价值也更高。”张川表示,这也是近年铁皮石斛种植面积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铁皮石斛的鲜条收购价大部分都在约700元/公斤以上,近期因已经过了大面积收获时间,铁皮石斛的鲜条价格甚至超过1200元/公斤。最近两年铁皮石斛的价格也一直在呈现上扬趋势。2010年每公斤铁皮石斛的价格是500元,到2011年已经涨到了600-700元/公斤,而今年这样的价格在所有的农产品里几乎实现了完胜。
据业内人士介绍,正常情况下,一亩铁皮石斛地能采300-500公斤的石斛鲜条。按照今年的价格,每亩的鲜条产值在24-40万元。此外,每亩地还能生产一公斤石斛花,价格在1万元/公斤。据了解,种植一亩石斛的成本投入在10-20万元左右。抛开其他风险因素,亩产值至少在15万元以上。按照这样的投入产出比,铁皮石斛被称为“摇钱树”也确有道理。
据杨明志介绍,到2012年,云南全省的石斛种植面积将达到400万平米,总体产值将达到4亿元,到2015年,云南省石斛产业估计将突破100亿元。
“一苗难求”的石斛种苗
现在,云南省有40-50家种苗组培机构,但种苗依旧供不应求。杨明志告诉记者:“现在农户要种植石斛需提前一年预定种苗,种苗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石斛的种植规模。”
杨明志向记者介绍道:“80年代的时候,种苗就已经培育出来了,但种植却一直不成功。” 石斛的种苗的提供主要是试管苗和驯化苗,试管苗经过3-5月的驯化之后成为驯化苗。从成本来看,使用驯化苗的成本投入大概是试管苗的两倍。但是与试管苗相比,驯化苗成活率高,同时生长周期也有大大缩短。杨明志告诉记者:“如果管理得好,一年后就可以采收,并且不影响石斛的营养成份。”
云南知名的石斛种苗组培基地云南英茂生物农业有限公司,从1993年便开始涉足种苗组培,2003年开始正式生产种苗,是目前起步最早的种苗组培公司。目前,公司拥有120个工作台,年产100万瓶的种苗。而按照5000瓶/亩的配比量,现在只能解决200亩的石斛种植。张川作为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几乎时刻都在接到农户的预定要求,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每隔几分钟就要接到一个种苗预定电话。“目前种苗奇缺,需要提前一年预定,如今全省无苗可供的大棚不少于1000亩。”
据了解,英茂公司120个组培苗工作台的投入在1200万元左右,而年经济效益能达到1800万左右。据张川介绍,目前在云南有培苗工作台的还有绿大地、金陵药业等企业。“我们远期规划还将增加300个工作台。”张川告诉记者,“从去年4月开始,公司准备拿出3年进行霍山石斛的种苗筛选试验,预计今年年后上市,但总体的推广计划将在4-5年之后。”
产业扩大化势在必行
石斛中富含石斛皂苷、石斛多糖、石斛碱,对于提高免疫力有很大的帮助。正因为如此,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扩大,消费也将不断扩大。据杨明志介绍,目前,浙江、上海、广州是石斛的消费大省,浙江地区对石斛的认知度能达到80%,而广东地区的认知度只能达到20%。总体来讲,目前依旧有80%-90%的人对石斛并不认识,市场的空白正是产业发展的动力。
作为“中国紫皮石斛之乡”的龙陵县,如今全县6000多户农户已经有60%年收入达到了10万以上,而年收入上百万的也有10多户。昔日的贫困县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人羡慕的致富县。近两年来,紫皮石斛的价格也坐上了直升机,2010年,紫皮石斛鲜条达到了80元/公斤,2011年涨到了120-200元/公斤,而今年的价格更是蹦到了300元/公斤。
2011年,龙陵县的石斛产值已突破了1亿元。云南省农业信息网的资料显示,按照龙陵县的规划,到2012年,全县计划完成石斛鲜条产量达到1000吨以上,有望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
杨明志还告诉记者:“目前有做地产和做矿的老板都转向石斛种植了”。而在记者采访时,一位来自贵州的客户也登门取经,而这位种植户此前是一位建筑工程的承包商。
另据了解,目前浙江精工集团斥资5亿在安徽六安种植了150亩的霍山石斛,预计到2013年之后可收采。“预计霍山石斛将成为新的增长点,但后续的销售也是一个难点。”张川表示。同时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霍山石斛目前的市场价已达到了28万元/公斤,但由于原料十分稀有,基本是处于产品展示阶段,真正卖的人很少。
摄影:本报记者 李进红
省林业厅:石斛出口需审批由于石斛具有极高的观赏及药用价值,导致部分地方大肆采挖、贩卖,野生兰科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我省野生石斛资源日渐枯竭,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发展石斛人工种植产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石斛野生资源的破坏。2002年,我省林业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省野生兰植物保护的紧急通知》,有效保护了野生石斛资源。
在出口贸易方面,据云南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介绍,石斛是兰科石斛属所有种的统称,种类很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石斛属所有种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但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属于附录物种。因此,在国内贸易中不需办理行政审批手续,但在国际贸易即进出口过程中需要办理相关的行政审批手续,经国家批准后,由国家濒管办核发《允许进出口证明书》,并接受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濒管办的监管。凭《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查验、放行。
此外,野生石斛和人工种植石斛难以鉴定。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办法是建议种植企业到当地县级以上林业部门备案,接受林业部门的服务和了解。需要办理出口手续时,由当地县以上林业部门根据种植规模、密度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并核定产量,出具产地证明。
时间:2021-07-01
时间:2021-07-01
时间:2021-07-01
时间:2021-07-01
时间:2021-07-01
时间:2021-07-01
时间:2020-06-02
时间:2020-09-05
时间:2021-03-29
时间:2020-10-24
时间:2020-06-25
时间: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