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贪食症在我们生活中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一般来说患者总是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所以贪食症患者都比较的胖。大家在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需要做一些检查, 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下。
(1)诊断要点:
1)发作性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或行为,一次可进大量食物。每周至少发作2次,且持续至少3个月。
2)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
3)常采用引吐、导泻、增加运动量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的发胖。
4)不是神经系统器官性病变所致的暴食,也非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继发的暴食。
(2)鉴别诊断:
1)神经性厌食。若已明确诊断为神经性厌食,或交替出现的经常性厌食与间歇性暴食症状者,均应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
2)klein-levin综合征。又称周期性嗜睡贪食综合征,表现为发作性沉睡(不分日夜)和贪食,持续数天。患者醒了就大吃,吃了又睡。一次患病后体重增加明显。无催吐、导泻等控制体重行为,亦无对身体外形或体重不满的表现,故与神经性贪食症易于鉴别。
3)重性抑郁症。患者可出现过量饮食,但没有为减轻体重不恰当的补偿行为,如催吐、导泻等,故与神经性贫食症不同。
4)精神分裂症。该症患者可继发暴食行为,患者对此视之默然,无任何控制体重的行为,且有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症状。
5)癫痫等器质性疾病。可出现暴食行为,病史、体检和各项实验涉及eeg等功能检查,均有器质性病变基础,则不考虑神经性贪食症,而且这类病人缺乏控制体重的不恰当行为。
其实有很多贪食症的患者都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所以大家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时候,建议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小编还要提醒贪食症的患者,治疗贪食症的时候要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不要有压力。
贪食症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有很多朋友都有可能出现贪食症的困扰,贪食症的患者很容易发胖。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朋友更容易得贪食症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贪食症发生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以女性为多,男性病人仅为女性的1/10左右。
贪食症的发生大多存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如人际关系不佳、长期情绪烦躁抑郁,或对自己偏胖的形体感到不满,以致采取出格的节食措施,在饥饿难挨时又不加控制地转为暴食。有时暴食后暂时缓解焦躁烦闷的情绪。故一出现烦躁情绪,他们便会一头钻入食物堆中,以此来排遣恶劣情绪。
贪食症病人最初对自己的暴食行为感到害羞,因而在暴食时常常背着他人,在公众场合则尽量克制,而到了后期,这点控制能力完全丧失。催吐是他们控制体重增加的最常用方法,在暴食后立即用手或其他物品刺激咽喉部,吐尽胃中食物,有的则用导泻剂及时排泄。由于长期采用这些不当的消食手段。不少病人可出现电解质代谢紊乱、胃肠道和心血管并发症。
还有一种正在研究中的贪食症叫做 binge-eating disorder (bed).特征是病人有重复的大量摄入食物的现象,但进食后并没有催吐行为。
在上面的文章中,小编帮助大家介绍了贪食症的高发人群,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贪食症。而且小编要特别的提醒贪食症的高发人群,平时的生活中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要积极的对症治疗。
时间:2021-07-01
时间:2021-07-01
时间:2021-07-01
时间:2021-07-01
时间:2021-07-01
时间:2021-07-01
时间:2020-06-02
时间:2020-09-05
时间:2021-03-29
时间:2020-10-24
时间:2020-06-25
时间:2021-03-08